币圈信息网 虚拟货币 评论:从ICO被禁看此轮金融自由化之大逻辑

评论:从ICO被禁看此轮金融自由化之大逻辑

该来的迟早会来,今天关于ICO被定性“非法集资”的消息刷屏朋友圈。此前有不少创投圈的大佬都投了各类ICO项目,…

评论:从ICO被禁看此轮金融自由化之大逻辑

该来的迟早会来,今天关于ICO被定性“非法集资”的消息刷屏朋友圈。此前有不少创投圈的大佬都投了各类ICO项目,时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他们转发的各种ICO内容。也曾有中欧学弟在群里询问对ICO的看法,当我甩出一句“毫无价值”之后,就有问题扑面而来,吓得我赶紧闭嘴“不争论”。道理并不难解释,但因为在这个江湖里每个人有自己的利益,屁股决定脑袋,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所以,我继续甩出如下结论,不解释,不争论:
 
–ICO的性质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一个庄股模式下的小众投资品。高抬一点,可类比邮币卡。务实一点,连邮币卡都不如。邮币卡还有审美价值打底,各类“币”也许连这点价值都没有。
 
–比特币是无政府主义者的乌托邦货币理想,但比特币既不民主,又不科学。比特币同样是庄股,存量持币者与新入场者之间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与民主没啥关联。比特币的货币发行机制决定了其必然是通缩货币,更无主权支持,不适应现代货币规律。
 
–监管层应将各类“币”作为另类投资品监管,仅能针对合格投资人开放,不得连续竞价和公开宣传。为什么各类“币”是另类投资品而非消费?Q币不正是消费吗?区分各类“币”与Q币的性质差异很简单,如果可低成本换回法币,且与法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随行就市,那就应该是投资品。
 
–这是个江湖。江湖里,有创业者、投资人,有可以花钱购买的自媒体,有各种廉价的水军,有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有互相博弈的各类监管机构。在这个江湖里,吃瓜群众们距离真相永远都有“一步之遥”。无数人说姜文的这部电影无聊,我却说这是非常有野心的作品:这是对互联网时代真相永远不可求的黑暗预言。
 
从2012年开始走入公众视野的比特币到2017年的ICO,互联网“货币”恰是中国这一轮金融集中发展和开放的最“癫狂”集中体现。
 
从2012年开始趋热的互联网金融,不少人以为是技术颠覆金融,其实驱动力无非如下几个:(1)金融的高利润率对资本的吸引力。与实体经济相比,中国银行业20%的ROE让银行家感慨“赚钱多到不好意思”(2)平台化的价值,如第三方支付v.s银行账户,第四方支付v.s第三方支付。(3)国有机构为主的主体结构不仅制约了中国金融机构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在人才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4)未完成的金融价格管制为新的竞争者留下挑战的机会,典型如余额宝。(5)流量渠道的转移。
 
平台化带来了模式创新,但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并未带来真正有生命力的业务模式。这几年来大量的所谓创新,无非监管套利。
 
因此,随着互联网这一块新大陆重新按照金融监管规律建立法律和秩序,“西部世界”时代随之结束。期间,转折点即为2015年的《十部委意见》。P2P模式已渐式微,固收理财将随着金交所和信保的整顿而变得不成立。而2017年的ICO热潮,将作为这一轮“西部世界”最后的癫狂,留在中国金融史中。
 
浴火重生之后,大量不具备商业价值的模式和企业将被淘汰,而这一轮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仍会有大量积极的成果可资期待。10年后的中国零售金融舞台上,直接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将主要是持牌金融机构,但这些机构风险偏好更高,会更灵活、更重视技术、更贴近市场,更具有人性而非官气。台后亦有大量科技型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外包服务和解决方案,这些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强大的技术、服务和产业理解,而非监管套利。
 
ICO癫狂的结束,标志着中国金融商业模式“良币驱逐劣币”秩序的确立,这是我的小小期待。

作者:金麟
来源:gh_f129a030bc2a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币圈信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bwg.com/66861.html

作者: lukeran123

返回顶部